|
Trigger
从“核心素养”看校节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界的热词,即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素养就是对于人的培养,简言之是“育人”,也是为了让人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从容地面对各种未知与挑战。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是借助学校这个教育平台来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指教育的本真——育人。因此,立足核心素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应对社会当前的改变与未来变化的需要。

正如每年的61日,既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又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节。这是一个全校师生为之欢乐与期待的节日本次校节,六个年级,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底蕴分为6个主题,近40个场馆。下面笔者将对三年级“节日嘉年华”部分进行阐述。

一、 从文化基础出发,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三年级校节的主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将节日的主题设定为“节日嘉年华”,十个班级,十个不同的场馆,十个不同的传统节日,分别是一班端午节,二班春节,三班元宵节,四班中秋节,五班彝族火把节,六班新疆古尔邦节,七班满族颁金节,八班西藏雪顿节,九班朝鲜寒食节,十班蒙古那达慕每个场馆的设定,都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方面出发,设定了不同的体验区,让学生每进入一个场馆,都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学生们通过活动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以传统文化丰盈自己的文化内涵,以传统文化去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以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闪现出真正的民族智慧之光,这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二、从自主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作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性格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所表现出的较稳定的态度。如对待自己是自信还是自卑,自我接纳还是自我否定;对待他人是热情、关爱,还是冷漠、麻木不仁;对待学习和工作是勤奋刻苦,还是自暴自弃;对待财物是节俭、珍惜,还是浪费、暴殄天物。 其中,勤奋刻苦、有责任感属于动力性因素,自信和自我接纳属于调节性因素。此两种因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好比航船的桨和舵。

我们的校节活动正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逐渐完善自己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去尝试掌握合适的方法和技能去学习,让学生在文明和健康的方式中去体验,在积极和乐观的态度中去进步。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在节日的体验中,也难免产生矛盾,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孩子主动站出来,用稚嫩的方式调节矛盾。我们还在走廊设置了“等待区”,让“犯了错”的孩子在等待区进行等待,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自己的“挫折”。

三、从实践参与出发,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的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有改进和创新的劳动方式等。在本次校节中,三年级的学生不同于一二年级时的“完全体验式”,而是作为学校的中年段力量,可以开始独立的承担一部分校节的策划和布置任务了,在策划时,孩子们献计献策,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力所能及的部分在活动时,孩子们分平均分为两组,轮流去各场馆体验,轮流在班级进行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当起各种各样的服务角色,指引,展示,汇报,表演,服务······孩子们在校节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在提升劳动能力,在每一个服务角色中都在诠释如何尊重劳动,如何具备劳动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而在两组学生进行轮流的劳动交换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尝试着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劳动技能也随之提升。劳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以我们从校节中树立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劳动意识,通过劳动品尝节日的乐趣,提升节日的幸福感,体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

加载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