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gger
让数学教育也有诗和远方

华应龙老师的名气在小学数学界,甚至是基础教育界可谓是如雷贯耳,多年来他致力于化错教育研究成果颇丰,赢得了不少粉丝的追捧。为了让数学老师们更深刻理解化错方法、推广化错理念,让更多的学生受益,2016820日上午8点半,由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和教育部辽师大2001年全国小学数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主办,“首届华应龙和化错教育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特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王定华司长和与会教师分享了名师的专业成长的要素。来自北京的第二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华应龙和应邀前来的数学名师则分别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化错教育的理念内涵,分享了化错理念的实际运用方法并进行课堂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约600名基础教育领域的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化错’就是把课堂中的差错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进程当中。”在谈到化错教育理念时,华老师说,“如果教师能够艺术的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化入到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正把数学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

那么,在课堂上我们怎么样去化错呢?华老师认为:第一阶段,错是错,温暖地“容”,就是宽容、包容差错。“允许差错存在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的自然展开,是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的机会。”而第二阶段,错不是错,智慧地“融”。这个“融”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将数学活动引向深处,这时的错误已经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宝贵的资源。第三阶段,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荣错是目标,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

有幸聆听专家讲座的我们,在返校后的第一周就把华老师的“化错教育”思想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对孩子们的不同写法我们给予鼓励,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现。然后,与同学们共同分析他们的每一个想法,探究正确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对直面差错、甘愿分享差错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让大家听到“思维真实的声音”。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减少问“你们的做法跟这个同学的一样吗?”,而要不停在问“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学生的反应,就像华老师说的,“只要你舍得问,一定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才会敢于大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实的、独特的想法,并阐述自己的观点,道理才会越辨越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化错教育” 思想指导下的课堂,错误不是事先刻意安排,化错也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它培养了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并学做真人。

 

 

                                        撰稿人:金丽晶  郑艳娜

                                      东师附小繁荣校区教学管理部

                                              201683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

加载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