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培计划(2014)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语文班有感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8日,我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和一颗追梦之心,踏上了去南通高师的国培之旅。50位莘莘学子从天南海北汇聚在教育的洞天福地——南通。南通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学识底蕴丰厚,风景如诗如画的教育名城。这十天里,我聆听了十几位专家报告,观摩了8节语文课,考察了三所特色学校,书写了数十篇反思。短短十天,我的大脑进行了一次次激烈的头脑风暴,心灵受到一次次强烈的“震撼”,这震撼来源于名师的睿智,语文的魅力。
一、专家报告高屋建瓴,精彩纷呈。
回想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过程,专家老师们做报告的场景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严清老师对语文本质的精到解读;陈国安老师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分析、对教材文本的质疑及个性解读;李庆明老师对新语文教育理一分殊的深刻认识;李伟忠老师对语文课堂情与理的思考实践,让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施建平老师让人铭记一生的活动创设;沈大安“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陆志平老师对新课程新课标的全面阐释,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行动的指南;陆红兵老师提出的“小学语文儿童深度理念”;祝禧老师提出的“文化语文”教育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我们肩负的责任;成尚荣老师倡导的超越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让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李吉林老师三十余年对情境教学的不辍探索,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教育思想、行动策略,而且为我们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王建维老师对教师培训的多视角思考;贾真老师的教师闲暇生活,又给了我们别样的启示……我们心潮澎湃,我们收获满满。
二、语文课堂名师导航,入情入境。
那一天,我终于见到了心中的教育女神“李吉林老师”,心情无比激动。76岁的她,步履轻盈,目光炯炯,慈祥而亲切。她温文尔雅地走进了礼堂,娓娓地给我们讲教育故事。听了她的讲座《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我看到了一个深深爱着孩子们,爱着祖国教育事业的老一辈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她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几十年坚持如一日地不断求索,不断进取,不断实践的教育经验,值得我深深思索,好好体会。
她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是中国的儿童教育家,是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培训考察期间我们观摩的四节语文课,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情境教学理念,即把情感带进课堂,把艺术带进课堂。美美的课堂,真真的课堂深深地吸引着我们。36年来,李吉林老师的教育团队一直在创造性实施延展,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又到情境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地赋予它全新的面貌,这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情境教育的无穷魅力,看到了情境教育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四位学员在四位特级教师指导下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小组研讨和汇报,共同上了《火烧云》一课。他们的教学思路各有千秋,韵味无穷,课堂上亮点频频,精彩无限,汇报并展示了几天理论学习的成果,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走进名校感受文化,特色鲜明。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教育教学为何如此精彩,一直是我深入探寻的强烈愿望。通过这些天的考察,我心中的谜团——解开了。
南通教育的最大特点——朴实,扎实。所有的教研立足于研究如何有效高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他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教研要有为“三味”,即儿童味,语文味,家常味。我们在南通师范二附小听的两节课就如此,两节课上得真实而高效,儿童学得轻松而扎实。
南通其他地区的教研活动同样如此,且形成了丰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海门东洲小学祝禧校长的“文化语文”,崇川学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如海门东洲小学听的吟诵课,彰显学校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南通的教育真正做到了:潜心挖掘可利用资源,努力探索语文教学有效途径,教学上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十天南通国培,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升华了思想,收获了友谊。我暗暗窃喜,不虚此行,情不自禁,感谢附小,感谢南通,感谢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