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gger
鲜活的课堂,深刻的启示
鲜活的课堂,深刻的启示
                             ——记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2014年10月28日至30日, 201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在丹桂飘香的广西桂林市如期召开。
在全国小语会精心策划组织下,本次大赛围绕“创新”与“改革”,全面筹备了全国小语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观摩活动分两个会场,每个会场各有16位教师上课。会上展示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2为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的精品课例,充分展示了各地区最高研究水平,呈现出各种优秀课程形态,带给与会的老师们鲜活的课堂和深刻的启示。我校王语、陈瑞、王凤侠、徐斌四位教师有幸到现场观摩了本次活动。
一、鲜活的课堂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以创新作为突破口,重视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强整合,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呈现出来的课,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展示了各地语文教学的特色成果。
1.课型多样。本次大赛研究课分阅读、表达两个领域,每个会场16节研究课,其中习作与口语交际课占50%,丰富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
2.风格朴实。本次大赛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常态化的风格。参赛教师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个人魅力,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最真实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表达,多元化地向我们展示了各地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
 
 
二、深刻的启示
会后的专家的点评最为精彩。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全国特级教师王雷英老师分别在两个会场针对本次赛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使参会教 师受益匪浅,为今后的语文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1.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陈先云在《小学语文》2014年9月期刊中曾明确提出:2001年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种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一种回归。
因此,吴忠豪教授在评课时提出语文教学的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从原来以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后教学过程组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组织。第二个转型是语文课要从教师讲的课文课堂形态,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课堂教学常态。在本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吴教授提出“语言材料”应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语文知识方法”“多元文化”的教学。
2.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专家们都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首先要考虑好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教学内容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再先进,教学的质量、教学的实效性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与自己愿望相反的结果。
   吴忠豪教授还提出: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很强,除了知识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的正业是学习语言文字,价值观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中,而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阅读课应该让学生读书,让学生积累语言,大量的阅读,无论是哪个年级,都应该把学生语言的积累作为我们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
    习作课、口语交际课应该严格控制指导时间,大量的方法指导应该放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而不是放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上。指导时间不超过10分钟,留着大量时间让学生去说和写,学生互改。当学生口语交际或习作时遇到问题时老师再去做指导更好。
3.提倡“一课一得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创新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能只注重形式。在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开心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提倡“一课一得”,“得”就是学生能在一节课上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一节课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训练重点,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长进,教师不能一厢情愿的设计学法,要落在学生的发展上。
4.将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教学需要
    专家点评课的同时,向老师们提出了建议:教师在钻研文本上要多下一些功夫,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要到位,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本作者创作意图、教科书编者的编排意图。钻研文本要达到三个阶段:读懂、读透、内化。读懂,即能够把握文本的内涵,了解语言表达上的特色;读透,即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时能够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内化,即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自觉地将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教学需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改革的最新方向。为期三天的观摩活动虽短,但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小学语文教学的风采,提升了教学理念。更让我们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语文教学的素养。
 
东师附小繁荣校区
2014年11月10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

加载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

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电话:0431-85616988

邮箱:xiaoban@dsfuxiao.com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