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与微博、微信等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或称为“微课程”)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让老师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微课制作和设计,今后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12月2日下午,东师附小三个校区近百名数学教师共聚在繁荣校区,在刘艳平助理的主持下,进行了“微课制作专业技能培训”。希望借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方式与方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化的手段和水平。
此次培训由管相明和伏凯两位老师分别对微课的脚本设计和利用软件制作两个主题进行阐述和说明。
管相明老师精彩的报告,用“短小精悍”四字准确概括了“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并以《比的化简》一课为例,从确定选题、撰写脚本、素材准备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管老师还搜集了大量的案例,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帮助我们逐一分析了每个案例问题选择和素材准备上的优、缺点,使老师们对微课的设计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伏凯老师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每一个操作步骤,特意制作了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 Studio 6操作手册”。“手册”中从安装、注册,到如何录制、编辑微课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培训会上,伏凯老师现场亲自示范软件Camtasia Studio 6的使用方法,对操作中如何进行录制窗口的设置、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调试、录制后期的保存与编辑等几方面进行详细演示说明。
通过本次培训,让大家对微课制作和研究充满了信心,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非浅。最后,刘艳平助理强调:学习微课制作技术,老师们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要作为自己成长和锻炼的机会,老师们还要从学习者转变成开发者、创造者。
随着微课程的研究、实施和应用,微课必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让所有老师看到一个新颖的教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