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由美国教育联合会长春代表处主办,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承办的第二届中美比较教育发展论坛暨思维图教学法展示活动在长春市第五十二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中,中美双方主要就思维图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两个内容进行交流报告,我校数学学科伏凯、李密,科学学科许佳、韩宇两位教师观摩了本次活动。下面将科学学科的活动内容简单介绍一下。
在这次活动中,中美双方科学学科教师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执教了四年级《电荷的运动》这一课。中方教师是一零八小学部李巍老师,美方为弗莱明·伊莉莎白老师,授课结束后双方教师简单进行了说课,并回答了在场教师的相关提问。
李巍老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个静电小游戏引入新课,依次进行了两个探究小实验和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电荷的性质,并进一步体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最后播放了静电魔术视频,作为学生的课后小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答问题。
《生活中的静电》 中国教师 李巍
美方采取TT合作的形式,由弗莱明及伊莉莎白两位老师共同执教。本节课采取直接教学法率先交代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整节课的学习重点。用一段气球摩擦吸引小纸人的视频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后,进行小组角色分配,开始两次静电实验。每次实验教师均进行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师生交流,填写卡片。课程最后同样播放了一段静电视频,并当场让孩子解释了视频中的现象。
《电荷怎样运动的》 美国教师 弗莱明·伊莉莎白
李巍老师的课堂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知识体系完整,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在三个探究环节中,由简入深,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并理解教学重点。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也使知识更易理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美方弗莱明·伊莉莎白老师以TT合作直接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完成了对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知识点的讲解。整节课中,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整节课的探究活动均围绕它展开,反复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角色分配详细具体,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体验活动当中。但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使师生交流中的许多亮点未能捕捉,未能呈现最好的课堂效果。
在美方的这节科学课中,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探究活动新颖有趣,简单明了;第二,教师情绪饱满,感染力强,在课堂上虽然语音沟通困难,但两位老师比划正负电荷特性的手势和语音感染了全场的师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教学形式灵活。美方老师介绍,在介绍基础知识时一般采用直接教学法,而探究教学法则一般用在掌握一定知识之后。
反观我校科学课的教学,与美方从教学理念到授课方式大体一致,都能进行知识点的细化,针对一点展开探究,小组合作学习里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针对探究活动配有完善的学习卡片。但在我校与美国课堂角色分工上又有不同,美方的角色分工会根据探究活动的变换而变换,角色中规定每位学生具体的做法,如A负责拿气球,那么整个活动中A只能拿气球,每个角色只作规定的内容。我校的角色分工则是给学生以具体的职责,如材料员,记录员,音量控制员等,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职能但是又可以自由的参与探究活动。
附:美方课堂PPT